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,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

引起 西奈半岛:在划分亚非边界的同时,也将埃及踢出了阿拉伯朋友圈。

旅游新闻 2024-05-17 浏览(2001) 评论(0)
- N +

原来非洲和亚洲的土地是连在一起的。结果,法国人在实地考察了埃及的地形后,觉得从埃及开通一条运河可以大大缩短东西方之间的海运路线!

因此,苏伊士运河诞生了。问题是这条运河直接把埃及分成了两半,东半部分就是著名的西奈半岛。

你可以说西奈半岛是亚洲的一部分,但作为埃及不可分割的领土,西奈半岛也是非洲的一部分。正是这条苏伊士运河使西奈半岛成为一个半岛。

1.埃及曾经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。

很多人对埃及的印象似乎永远停留在古埃及和金字塔上。事实上,埃及人早在7世纪就开始了阿拉伯化。真正的古埃及人和希腊人成了少数,大量的阿拉伯人占领了这片领土。如今,埃及已经成为一个典型的阿拉伯国家。

公元641年,阿拉伯帝国入侵埃及,此后逐渐演变为伊斯兰世界的一个重要分支。1517年,奥斯曼帝国消灭了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,夺取了埃及的控制权。

然而,从17世纪开始,奥斯曼帝国和俄罗斯打了200多年的俄土战争,直接削弱了他们的国力。这时,奥斯曼遭到了英国人的入侵,并逐渐开始肢解。

1882年,埃及被英国人强行分离,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。1914年,埃及正式宣布脱离奥斯曼帝国独立,成为“苏丹国”。事实上,它是英国扶植的傀儡政权。

直到1922年,埃及才建立了王国,并勉强宣布独立,但它仍然不具备军事和外交等独立主权国家的标准权力。

1936年,法鲁克国王上台后,进一步出卖了埃及的利益。此外,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,法鲁克国王不仅不愿意与以色列开战,还占领了巴勒斯坦领土。这让埃及人很生气。1952年,以纳赛尔为首的一群爱国军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的统治,埃及成为共和国。

展开全文

此后,埃及长期以来一直是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,组织阿拉伯联军与以色列作战。纳赛尔无疑是这场斗争中的阿拉伯领袖。

但遗憾的是,犹太人之所以能在中东屹立不倒,并不取决于犹太人自己。这是西方列强的决定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决定?

首先,西方大国害怕伊斯兰世界的崛起。当时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巴尔干半岛和匈牙利,还差点打下奥地利,让西欧列强闻风丧胆。为了保护他们的信仰,他们不允许有另一个强大的伊斯兰国家。以色列被插入他们的肚子,以迷惑他们。

其次,散装阿拉伯有利于老美割韭菜。你看,老美不知道现在中东割韭菜有多好吃。这是因为如果你不帮他剪,他会派人来接你。如果中东统一了呢?完整的大国呢?我可以让你随意剪吗?所以,以色列就是用来分化阿拉伯世界的。

第三,无处安放的犹太人。根据旧约,巴勒斯坦是他们犹太人的应许之地,他们已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!旧美国当局中有许多犹太势力,他们也渴望自己的人民在信仰的应许之地建立一个国家。

在这么多西方势力的干涉下,成立仅几十年的阿拉伯国家如何对抗以色列?

其次,以色列夺取了西奈半岛,埃及失去了阿拉伯领袖的地位。

纳赛尔是个硬汉。他认为法鲁克王朝以前从未收复苏伊士运河是愚蠢的!因此,他在1956年直接强行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,并禁止以色列船只进入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。

我们应该知道,英国拥有苏伊士运河的最大份额,法国也拥有这一份额。这两个大国不可能一开始就答应好吗?

为了报复纳赛尔,英法联手阿拉伯老对手以色列,开始围攻埃及。这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,埃及当然以惨败告终。

不仅失去了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,甚至连西奈半岛也被以色列占领。当然,由于兵力不足和缺乏开采西奈半岛资源的技术能力,以色列这次迅速从西奈半岛撤军。

如果不是美苏两国联手对英法施压,或许纳赛尔的埃及共和国在当时就已经从地球上被抹去了。

到了1967年,纳赛尔当然想要复仇。于是他联合约旦和叙利亚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。但在袭击之前,准备工作似乎太明显了。

首先,纳赛尔要求所有联合国部队从埃及边境和加沙撤出,与此同时,埃及军队占领了联合国部队的一些观察哨。

其次,纳赛尔封锁了以色列通往红海蒂朗海峡的通道。

这等于明确告诉全世界,我们要把饺子包给以色列吃!以色列也不傻,所以他们先发制人的打击了阿拉伯联军。在6天的时间里,它不仅先后击败了叙利亚、埃及和约旦,还占领了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和埃及的西奈半岛,这真的有点讽刺。

就这样,埃及再次失去了西奈半岛,而这一次纳赛尔被彻底打蔫了。他知道,在他有生之年,以色列再也不会被打败了。

西奈半岛失守后,埃及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。首先,埃及主要产油区被以色列占领,苏伊士运河关闭,直接导致埃及外汇收入锐减。此前,埃及将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投入战争,导致国内粮食短缺,民生凋敝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埃及不可能再成为阿拉伯世界的领导者。1967年,纳赛尔接受了沙特和科威特提出的与以色列“不战不和不谈判”的外交框架,并从也门撤军,以换取埃及所需的所有物资。

轮到前老板向小弟讨饭,小弟也提出了自己的规则,让前老板按照新规则办事。说实话,纳赛尔真想吃一只苍蝇。三年后,筋疲力尽的纳赛尔去世了。

3.以色列归还了西奈半岛,埃及宣布退出阿拉伯朋友圈。

纳赛尔因病去世后,萨达特接过了接力棒,成为埃及总统。当然,在他执政期间,他想为纳赛尔报仇。于是在1973年,萨达特联合叙利亚发动了第四次中东战争。

这一次萨达特打算收回西奈半岛,而叙利亚则打算收回戈兰高地。战争开始时,阿拉伯联军仍有很大优势,打了以色列一个措手不及。不幸的是,后期以色列突然空袭击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,导致叙利亚军队陷入混乱。

紧接着,以色列出动装甲部队与埃及决战,双方基本打成平手,因此被联合国叫停。这一次,埃及夺回了西奈半岛上长达10公里的狭长地带,为后来收复西奈半岛奠定了基础,这是一手得意之作。

但是萨达特也知道以色列很难被打败。如果你想收回西奈半岛,你可能必须回到谈判桌上,用其他条件交换。

1977年,萨达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,访问以色列。他在以色列公开宣布承认以色列的存在,并与以色列签署了和平协议。以换取西奈半岛的收复。

以色列方面也毫不含糊。1979年和1982年,整个西奈半岛两次归还埃及。此后,埃及收复了1967年丢失的西奈半岛。

然而,埃及的这波操作直接让其他阿拉伯国家看傻了眼。老大哥是怎么瞬间赶上兵变这部作品的?埃及一度遭到所有阿拉伯国家的鄙视,萨达特也受到了沉重的指责。因此在1981年,萨达特被种族极端分子暗杀。

承认以色列的合法性后,埃及站在了所有阿拉伯国家的对立面,从此退出了阿拉伯朋友圈。在他们看来,实际拿回西奈半岛比继续依靠阿拉伯朋友圈要香得多。

小结:西奈半岛成为以色列打破局面的最佳途径。

虽然以色列的战斗力很强,并且得到了西方大国的支持,但他们并不想一直打仗。他们也希望生活在和平与发展之中。

但是阿拉伯国家一直在相互追逐。你认为他们应该做什么?只能被动挨打。为了生存!没什么好尴尬的。从那时起,阿拉伯国家在各种周期中被击败并卷土重来。

但为了打破这种循环,以色列想到了一个坏招数,那就是西奈半岛。以西奈半岛为诱饵,迫使埃及就范,然后打破阿拉伯世界的内部团结,这还不够吗?

显然,当埃及退出朋友圈后,阿拉伯世界的团结立即崩溃。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,只有一个阿拉伯国家批量参战。有多惨?而且从那以后,阿拉伯国家再也没有对以色列组织过像样的军事打击,可见以色列有多聪明!

现如今,以色列手里还牢牢掌握着叙利亚戈兰高地的部分领土,这或许是未来以色列分化阿拉伯世界的另一个筹码吧?

标签: